Wednesday, 31 December 2008

第四篇: 社會公益。不落人後(中)


溫毓堂為華文教育作出的貢獻
華教導師林連玉先生曾說過:「我們的文化,便是我們民族的靈魂,這崇高的,聖潔的靈魂,必須受極神聖的尊重,而我們文化的傳递與發揚,必然寄托在華文教育的繼續存在及發展的上面。所以尊重我們的華文教育,即是尊重我們的文化。」
林連玉又說:「我們華文中學最後抉擇,要維護民族文化嗎?就面臨經濟的壓迫,要獲得經濟援助嗎?就得放棄本族的文化,到底要怎樣辦呢?」
大山腳日新中學創辦于1950年,當時馬來亞還在英國人統治之下,是半津貼的華文中學。
1965年政府開始施行新教育政策之前,于1962年讓華文中學董事部作出選擇,要全面接受津貼就得改制,遵循政府的教育政策辦學。不改制者則由董事部全面負責辦學經費,政府不給半分錢,任由選擇
面對這樣的議題,真是難倒了當時董事長葉萬尚先生。他知道,就像林連玉所說,要維護民族文化,就面臨經濟的壓廹,沒有政府的津貼,董事部應如何應付龐大的開支?
要獲得經濟援助,就得放棄本族的文化,讓華校變質。他當然不要做民族的罪人。
因此,葉萬尚先生在會議上把議題拋給在場的 董事去決定。這使到大家都很為難,出現兩極化的意見,即接受全面津貼,讓它變質好了;當然,另一邊則認為,由華社出錢辛辛苦苦辦起來的學校,怎麼可以變成非華文中學呢
在大家進退兩難的氣氛中,當年是董事部成員之一的溫毓堂便提議說;「要不然我們以3個方案作表決:(1)接受全面津貼;(2)接受津貼;(3)把學校分成兩部份,即全面津貼的國民型中學和不接受津貼的獨立中學。一分為二,即可減輕經濟負擔,又可保存華文中學,繼續辦我們的華文教育,讓家長自由選擇,那不是兩全齊美嗎?」
大家都同意他的提案,經過投票表決,果然得出結果,大家贊成第三個方案;把日新中學一分為二,就是國民型和獨立中學並行,佔多數票。
這就是日新國民型中學和日新獨立中學的由來。關於這樣的秘辛,外人鮮少知道是溫毓堂的提案.
日新獨立中學正式於1965年成立,經過了悽風苦雨,萬般艱難,苦撑下去,聰明的教育政策計劃好方針,從1965年開始,取消小學會考,讓六年級畢業生自動升中學,不管成績好壞,只要家長
願意把他送進國民型就讀,一律照收不誤
這樣的措施,在南北馬形成兩極化,像柔佛洲有8所華文中學,只有昔加末中華中學分成國中和獨中兩部份,其他都沒有接受改制,保持獨中原貌辦學,而他們却能源源不絕收到升初中一的學生。那裡的家長們首選送子女進獨中就讀,接受華文教育,只有進不了獨中的小學畢業生,家長只好送他們進國中就讀。
而在北馬却剛好相反,家長以為掛有華文中學的招牌,仍舊是華校,便紛紛把子女送進國民型中學就讀
在這樣的形勢下,日新獨立中學便收不到初中一學生,來源斷絕,應如何辦下去?
到1968年日新獨中初中部結束,只剩下高中四班,學生僅有118名,每月耗費鉅大,面臨生死關頭,沒有學生來源,要辦還是不辦呢?
在無可奈何之下,董事部決定變方針,增設英校初級文憑考試落地生,讓那些無法進入國民型高中部的劣等生就讀。
因此,日新獨中及檳島的獨中,都變成落地生的收容所,華文獨中荒腔走板,非驢非馬,令人感嘆案。
經過10年苦撑,到1975年董事部開始醒覺,看到南馬沒有接受改制的獨中,並沒有末落,反而欣欣向榮,蓬勃發展,學生源源不絕,愛進獨中求學。
究其因,是因為他們遵循董教總的發展華文獨中的辦學方針,採用華文課本全面教學,加強國、英文的語文教學,務求獨中生掌握三種語文的能力,可以順應就業需求,也可以出國留學,此地不容我,外國切非常歡迎。
一直熬到1986年,羅紹英先生在董教總的推荐下,受聘出任校長之後,全面展開改革,整頓校風,加强師資素質,增加教學設備,推行科學化管理,行政系統化的辦學精神,便日漸起色,走向發展前路。
最關鍵的,是校方全面採用華文課本教學,要學生重視統考文憑,以備日後出國深造之需。
日新獨中全面改革之後,學生激增一仟多人,素質也在中等以上,不再是落地生的收容所了。家長也樂意把成績优良的子女送進獨中就讀了。
到了今天,日新獨中辦得有聲有色,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,成為檳洲最佳獨中,還要走向精英教育方向斾教,使之成為一所名校
現在回想當年董事部處於進退兩難,難於抉擇之際,如果沒有溫毓堂的第三個提案,把日新中學一分為二,一邊改制為國民型,另一邊保持辦獨中的方案,像吉南居林覺民中學全面接受改制之後,遺棄獨中的辦學權力,今天想要復辦獨中,已經是回天乏術了。
溫毓堂的第三個方案,雖說沒有什麼了起,但是,如果當年的日新中學像覺民中學一樣全面改制,也就沒有今天的日新獨中,使華文教育在大山腳起死回生,讓華社維護中華文化,發展華文教育的民族精神得以發揚。溫毓堂能夠在緊要關頭提出第三方案,也是對華教的貢獻,值得記上一頁,讓後世銘記,他對日新獨立中學起死回生的經過實情

Saturday, 27 December 2008

第四篇:社會公益。不落人後(上)


溫毓堂對社會事業的貢獻
溫毓堂在大山腳並不是一名首富,但是他的名字和他的肖像全馬皆知,家傳户曉。凡是參與德教會的德生善信,都知道他是一位德教組織的重要人物,談起溫毓堂,德門中人都讚譽有加,敬偑万分!
他的容貌肖像,凡是有服用過「德安風痧丸」的人,都可以從藥丸的包裝盒子上看到這位白髮老人,慈祥溫和、神情炯炯、英姿煥發。
溫毓堂為了社會公益事業,他甚至可以向銀行借貸,然後捐出一筆錢去幫助所需的公益團體。
像威省「客屬公會」(現改為客家公會)是由他領導創立於1957年,正是馬來亞獨立那一年。他為了同鄉福利,促進鄉親的團結合作,互相照應,他毅然擔當會長一職,領導鄉親走向團結道路。
有一次在檳城,看到一位貧困的同鄉在一塲土地糾紛事件中,面對迫遷的困境,因而激發他要照顧南來同鄉的生活和際遇。客家人不能被人欺負,同鄉們一定要互相扶持,彼此照應,團結一致,幫助需要幫助的同鄉,提携同鄉走出困境。
他發起籌組「客家公會」,就是希望透過鄉親之情,去協助從中國南來的鄉親,人生地不熟,讓他們有個落腳之處,可以安心找工作,生病時有人關心照顧,發揮同胞的愛心
他籌組客家公會時,並非很富裕,為了一個純良的善念,他毫不顧忌,挑起大樑,把公會組織起來再說。他認為只要大家有一份熱情,肯做出一點犧牲,無事不可成。
他擔任會長,創立「客家公會」後,便於1965年走遍全馬各地向同鄉募款,要籌建舍會所,讓客家人有自已的一個團結基地,可以發揮力量。
果然,皇天不負有心人,得到各地同鄉的响應,熱烈支持,讓他建成一座三層樓大廈,座落大山腳武雅拉也路,美侖美奐,雄視大山腳,令人刮目相看
大廈建成後,便展開各種活動,照顧同鄉福利,也為慈善事業籌款,受到同鄉們的讚揚,非常欽佩他的領導魄力和募款的能奈。
溫毓堂為社會公益事業所付出的精神和金錢。可說是永遠都無止境。對社會工作似乎成了他的專業
1968年9月7日,他號召北馬區的中醫藥界同業召開會議,啇討籌組「北馬藥業公會」。立會宗旨是:(1)聯絡同業的感情、(2)維護同業的利益、(3)為同業謀福利及(4)發揚中醫中藥,作為推動會務之重點。他被推舉為籌備會主席,展開組會事務,又開始他創組另一個社團的工作。
德安藥廠出品的「德安風痧丸」,已經名揚全國,溫毓堂的號召,同業必定贊成無誤。
接著,在1969年4月起,大家決議暫時租賃北海甘榜孟加里路4319號樓上充作臨時會所,積極展開會務,並著手申請註冊,以便成為法定社團組織。
溫毓堂擔任主席,又要開始到處籌款。他帶領同人到各地募捐,最遠去到新加坡。他的說服力很强,凡是被他點定的藥店、藥商及製藥廠,必定出錢捐献,熱烈支持。
同人被他感動不己,大家信心十足。為實現共同的理想,出錢又出力,為籌建會所賣力。
1971年起,把會所臨時辦事處設在同一條街322號樓宇,繼續會務事宜。
1973年註冊護得批准,召開成立大會選出第一屆理事會,溫毓堂眾望所歸當選為第一任會長。
大會同時選出建會所基金委員會,籌款重任非他莫屬,總共籌獲超過10萬元之譜,足夠購置現成的店屋充作會所之用。
1974年10月間,他們耗資9萬元購得同街4247號雙間3層地基店屋作為永久會所。
在此時,衛生部施行新的醫藥政策,為了争取同業利益,及合理待遇,他們參與馬華醫藥總會,共同維護同業的權益與地位。
1979年2月18日,慶祝10週年紀念,舉行新會所開幕典禮,恭請我國副衛生部長蘇來曼前來為新會所主持開幕剪綵儀式,場面熱烈,群賢聚北海,盛况空前。因為,馬華醫藥總會第15屈會員大會在這裡召開,由溫毓堂主持會議,可說是他有生以來,從創業時代的坎坷人生,到今天的群英滙聚一堂,都是中醫藥界的成功人士,對他的尊敬和支持,可說是他事業成功的最大体面,輝煌人生的一大盛事。
溫毓堂為「北馬藥業公會」打拚了十四年,一切都上了軌道,在全國同業的心目中,皆讚譽不已。他已是80高齡的白髮老人,決定引退安享晚年。於1983年辭去會長一職,被敦請為會務顧問。保持他同公會的密切關係,受到全体同業的敬仰和讚譽。
由此証明溫毓堂的各字,在全國中醫藥界是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的傳奇人物,英明的華社領袖之一,令人永遠記得,他就是「德安風痧丸」的創製人,名垂杏林,流芳永遠。
溫毓堂是有情有義的華社領袖,他籌組創辦了前述四個团体,都為大家籌建了會所,費盡了最大的心力。
可是,唯一由他創立的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在將完成購建會所之前,他就病倒,由他的長子繼續領導,才於2004年4月18日完成了他的心願。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新廈終於落成,為宗親們購置了會所,座落在大山脚甘榜峇魯,瑪裕路「瑪裕商園」內,門牌10-1雙層店屋,樓下為會議廳,樓上則設為宗祠,以供奉祖先親人之神龕。
須知,溫氏宗親在馬來西亞人口中,華人有六百多萬,而溫姓人口,只有三萬多人,屬於少數人口的族群,要籌建一所溫氏宗親的會所,不是容易的事。
雖然,於1982年溫毓掌已召集了北馬一帶的溫氏宗親開會議決籌組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。於次年9月間註冊獲得批准,選出第一屈理事會,由溫毓堂當主席、溫子開當總務、副主席有溫掁祥、溫汝良。
初初創會時只能在每年春、秋兩季舉行拜祭祖先的追思活動,沒有什麽特別的會務。
不過,從他於1957年創立「德教會贊化閣」,同年同時創立「客家公會」、1968年創組「北馬藥業公會」、1972年創立「德教紫濟閣」到1982年籌組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來看,一個人能夠發起成立5間社團組織,在大山腳是僅此一人,難有後繼之人可尋了,堪稱空前之壯舉。
由此可見溫毓堂對社會公益事業所作出的貢獻,不但出錢不手軟,還要親力親為,把會務發展起來,即可証明他的毅力、耐力和意志力,為公而忘私,是非常不簡單的一個華社領袖。
下文,將談到他為華教所作出的貢獻,敬請垂注


Thursday, 25 December 2008

第三篇:德教先鋒。領導群賢(下)

溫毓堂篤信德教傳揚德化人生
也許,有人會覺得費解,德教傳進馬來西亞,是在1954年馬六甲「紫昌閣」成立時為基準的話,那麽,為什么溫毓堂於1946之前就會跑到雙溪大年加冷小村落去叩拜師尊,請示師尊指引前路,得諭要他重操藥業生意,才是他生財之正道。
原來,在1954年,馬六甲「紫昌閣」成立,是正式註冊成為法定宗教團體。而溫毓堂之前所叩拜的師尊,是屬於私人從家鄉請來供奉的德教模式的神壇,沒有註冊為法定社團組織,純屬私家神祉。
有一次,他去雙溪加冷叩拜,求師尊降鸞指點迷津。可是他跪了兩个小時,滕蓋都跪紅腫了,師尊就是沒有臨鸞賜教
對於這次神奇的現象使他很納悶,耿耿於懷,後來他跟好友談起此事,才知道原來大山腳丹亞烈路也有人供秦師尊扶鸞問事,何不取近捨遠,去祀拜祈求師尊臨鸞賜諭。
據說,這裡所祀奉的師尊,是位姓唐前輩的祖叔父唐子歡於1920年從家鄉所供奉的八仙之一,呂純陽師尊的香火迎來大山脚安奉在家中,時有扶乩問事,乩文靈驗,聞風前來祈拜問事者深信疑,非常靈驗。
溫毓堂得知,便即時前往叩拜祈求師尊降鸞,冀能釋懷解憂。從此,他便跟這裡的鸞堂結下深厚德緣。凡有所求,他便到鸞前請示師尊,以解心中之憂。
當年,大山脚供奉師尊之鸞堂是一間小木屋,地方狹小,由於師尊諭示乩文靈驗,信眾日益增加,使鸞堂無法應付絡繹不絕前往求鸞問事之善信德生。
溫毓堂自認,他的製藥事業有成,全靠師尊所。他為了圖報師尊之恩澤,便結集了一班崇奉諸佛仙尊知交好友,德門子弟,請示師尊關於發起建閣興教,普化德音之意願。
1957年呂祖乩諭眾德生,可將私壇轉為一所德教會,並賜名「贊化」為閣名
於是,溫毓堂便領導籌建「贊化閣」,肩負重任,為建委會主席,為籌款工作日夜奔走,任勞任怨,誠心誠意向社會解說創閣宗旨,是為了發揚德教精神,救苦救難,施濟貧老,施醫贈藥,體恤眾生
這是溫毓堂事業有成之後,投身社會工作的開始,獲得社會人士熱烈支持,慷慨捐獻,總共籌獲幾十萬元,建成一座富麗堂皇的新閣宇,座落在大山腳丹亞烈路,雄視北馬,尊下他日後領導北馬一帶的數所德教會的基礎,名揚全馬德教組織。
1960年重陽節,「贊化閣」創閣三週年閣慶時,即是新閣落成之日,奠定德教會在大山腳發揚光大的磐基。
毓堂從「贊化閣」創閣、建閣、榮任第一任閣長。連任三屆(1957年至1962年)。
在他領導「贊化閣」期間,北馬一帶的德教會相續在各大小市镇創閣興教,都有他的一分力,關懷和捐助建閣,提供各項事宜協助籌建工作,盡心盡力,全力以赴,受到各地德教同德前輩之尊敬和讚譽,相競敦請他為閣務顧問,不僅名揚德林,深受拥戴。更重要的,是結識了華社各地的社會精英,碩德群賢,成了知交好友,相知滿天
對溫毓堂來說,沒有德教師尊的恩澤,便沒「德安藥廠」的成就。他感恩師尊,全心全意獻身德教事業,贊化閣是他奉献德教精神的開始,而後來籌建「德教紫濟閣」,是他堅持德教會必湏扶鸞揚教的基石,是永恆不可變的千秋聖業。
溫毓堂篤信德教師尊降鸞諭示人生修道立德之千古規律。當後來「贊化閣」焚栁封乩,說「栁乩不再」,使他深感懊惱痛心,唯有脫離由他創建起來的「贊化閣」,帶領著與他志同道合,友好同德另起爐灶,要延續他所信念的扶鸞問事的基本中心信仰。
1964年仲夏,泰國「紫同閣」栁春芳師尊降鸞乩諭,授命溫毓堂承繼大統於大山腳,要他務必以扶鸞為基本,乩文宣教為重,在大山腳籌組新的德教會
同年十二月十日,雙大年「立善閣」扶鸞請示師拿尊,承何玉琼師尊諭示閣序一篇,冠首曰:『紫氣贊育會羅天,濟立威省種德緣,閣聯三界助教統,序題泓道播輝祥,留得萬世存欽仰,示文紫濟统一揚。』
1965年間,溫毓堂便以師尊所賜名「紫濟閣」之閣宇暫設在大山腳雙溪南眉德安藥廠大廈四樓,供眾德生敬奉師尊,求鸞問事
到1972年2月23日下午八時正。溫毓堂召集眾德生在德安藥廠內商討成立「德教紫濟閣」事宜。會議熱烈通過議案,即席產生籌委會,選出閣長溫毓堂,總務唐奮强,籌辦創閣事務,並制章申請注冊成為法定宗教組織。
1975年,租賃大山腳南島花園陳賽銀路,門牌1477號雙層排屋作為臨時閣宇,展開活動,供眾善信膜拜諸佛仙尊。
閣務展開之後,即面臨閣宇不付應用之慮。於是,大家提出尋覓福地以應建閣之需。師尊臨鸞諭示:『依山面水白雲遊,緣樹紅花滿眼收。神寺矗立臨崖抱,祥地映影照新猷。』
師尊要這樣美好的地點建閣宇,在大山腳這個小鎮,何處可尋得?大家都摸不到頭緒,真是難倒了大家。
敬奉師尊的人,心誠則靈,在機緣巧合中,同德們依照師尊的指示,發現在居林路新建的石山花園入口處,有一棟構圖美觀待建的豪宅,即是矗立臨崖抱,無人敢買這樣吊在半空中的樓宇作住宅。
經過大家環視四週環境和地勢,眾德生皆認定此處正是師尊所諭示之地,即議決將此樓宇購下充作新閣宇之用。
1978年5月29日上午8時正,由閣長溫毓堂率領諸理事,在此舉行動土禮之後,即奠定了「紫濟閣」新閣址基石。座落在石山花園門牌138號,是發展德教聖業的中心所在地。
經過兩年籌款和建設,新閣宇于1980年5月27日舉行落成開募典禮,恭請當年的副財政部長麥漢錦先生主持開幕剪綵,並慶祝呂祖孚佑大帝聖千秋盛大慶典,邀請全國及外國友閣碩德參與其盛,堪稱大山腳盛大隆重的大集會,全馬德教精英前輩及泰國、香港和新加坡的閣長和代表們都齊聚大山腳出席新閣開幕大典,轟動一時,空前熱烈,成為德林一大盛事。
在籌建新閣的過程中,閣長溫毓堂居功至偉,為德教獻身的精神,實在功勞豐硯。
他肩負起建委會主席的重任,四處奔波,從南到北、由東到西,走遍新馬各地,甚至到香港和泰國去募款,馬不停蹄,廢寢忘食,連續奔走了半年,向各地德教同德募款,成績輝煌,完成建閣使命,落實他堅强的理想。他對德教的献身精神和魄力,真是令人佩服,肅然起敬,沒齒難忘。
試想,一個人能夠在同一個地方,創建兩所德教會,都是閣宇宏偉,富麗堂皇,美侖美奐,真是容易,堪稱空前,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。
溫毓堂的精神表現,不僅是為德教會獻身,還有創建「威省客屬公會」、「北馬藥業公會」及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,還有一番述說,且見下回述說。
註:關于「德教紫濟閣」的發展詳情,將另設專文向大家報告。

Monday, 22 December 2008

第三篇:德教先鋒。領導群賢(上)

溫毓堂篤信德教傳揚德化人生
溫毓堂一生虔誠篤信德教,遵從諸佛仙尊乩鸞指示從事他的事業。他堅信創辦「德安藥廠」生產「德安風痧丸」能夠銷全馬,成為家傳户曉的名牌良藥,使他事業成功,名揚中藥界,受人尊敬和拥戴,都是受到師尊的庇蔭護佑。
所以,他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打拼,艱苦奮斗,奠定事業基礎之後,便把「德安藥廠」交由長子溫百州、三子溫栢良、四子溫栢銓、五子溫栢成等人分權撑理業務,繼續發展「德安風痧丸」銷售市塲。
而他本人,便全心全力,把精神放在傳揚德教事業上,報恩師尊,為建立德化人生作出貢献。
因此,在上世紀六十年代,凡是跟溫毓堂有接觸的新交或舊友,都會聽到他常常掛在口中的兩件事
(一)他先講述經營「德安風痧丸」的千辛萬苦,酸甜苦辣,感人心弦的人生際遇。然後便介紹他的風痧丸療效奇佳,貨真價實,童叟無欺,一劑見効。信他便免費送你幾包風痧丸,試用便知
(二)講完風痧丸的好處,他便開始感恩悉說,師尊的威靈顯赫,信者有福,必能成大事。
因為,他堅信他投身風痧丸的製作,能夠成功,除了藥性良好,最重要的,是得到師尊的指引和護佑,方可一帆風順,受到眾人的肯定,「德安風痧丸」使他平步青雲,揚名本國中藥界。
他最愛津津樂道的,是德教組織以扶鸞降乩,師尊透過乩文諭示,為德生指點迷津。他强調,如果要請示師尊諭示人生疑難雜事,必須很理智的去分析師尊所示的玄机妙語,不可迷信,一定要經過深思理解。才可付諸行事。
因為,他管是事業上或個人迷惑解之事,必定請示師尊,方何行事
其實,抶乩問事,透過柳沙行文,為德生解惑善道,早在中國周朝時代就已經開始,到東漢光武帝時,成為朝廷帝王權貴揮鸞提問國事政務之重心。最盛時期,連日本都遣使到中土學藝,領悟聖鸞玄機奧秘,受到幕府的重視
到宋朝鸞務興盛之期是在嘉定年間,到了元朝,成吉思汗一統天下,也是旺盛之期。
後來,流入民間,成為道教信仰流傳的媒介。籍著鸞堂宣揚道德倫理之說,醒悟人心,導人向善,尚德修行,慎行謹言,啓發良知善道,達致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,挽世界清平,他人心為賢良,冀世界為大同。
德教會扶乩宣教,為眾生解惑釋懷,即是導源於此,承繼自呂純陽師尊之教化傳述,授於弟子傳道敬奉諸佛仙尊,倡道興教。並承南天恩主關帝聖君掌鸞部代天宣化,鸞堂正興,鸞理天下隨處可聞。則形成今日德教組織盛興鸞務,栁乩宣教之基本。
德教會的興起,可追溯自1939年,在中國潮陽縣和平區英西港鄉。因為當年正是中日戰爭,炮火彌漫神州大地,人民流離失所,哀鴻遍野,苦難處處,有一位叫楊瑞德的前輩,及與鸞訓誨,冀能為苦難同胞解憂脫苦。
果然,楊筠松與栁春兩位師尊降鸞諭示:「末刼當頭,生靈塗炭,惟有立善積德,方能渡人渡己」。
乩諭授命楊氏及友人創設「紫香閣」以宏揚道德,醒化眾生,贈醫施藥,治病賑災,以解民憂苦難,濟世為懷,作為慈善事業之興起。
「紫香閣」之創立,初為慈善機構,為濟世救人立閣之基。但此閣的起源却成為德教組織典範,即以扶乩為重心,供善信敬奉諸佛仙尊,祈求降乩問事,指點迷津;另一方面便是施醫濟世,恤難濟貧。作為行善立德,修身養性之宗教團体。
1942年曾參鸞「紫香閣」的馬貴德、陳德熒、陳立德等人創設「紫和閣」於汕頭,師尊頒佈「德教心典」之後,便正式成為德教會發展的模式。
接著,另一位德教前輩,亦在1942年創立「紫澄閣」,於潮安龍溪,他是李懷德,即是後來於1952年在新加坡創立「紫新閣」的重要人物之一,奠定了德教會在馬來西亞傳播,蓬勃發展的基礎
在李懷德前輩的影响和指導之下,因為當年馬新仍是一家人,于是馬六甲「紫昌閣」、柔佛峇株巴轄「紫英閣」,梹城「紫雲閣」及怡保「柴明閣」都是新加坡「紫新閤」會鸞乩諭,相繼於1954年成立起來的德教會,成為德教在馬來西亞傳播的根源

第二篇:奮鬥人生。粒粒皆辛苦(下)

溫毓堂創製德安風痧丸的歷程
宗教信仰對於一個落難的人來說,最佳精神慰藉。信則靈,變則通;師尊諭示他從事藥業生意,要他回去製作風痧丸,可以濟世助人,也是他的命格所致。
溫毓堂是德教信仰的崇奉者,虔誠篤信師尊,雖然制藥令他吃盡苦頭,他還是遵從師命,堅信師尊的指示,作回風痧丸。

可是,他現在一貧如洗,只好硬著頭皮,東借西湊,籌些資金,從頭做起,希望師尊護佑,顯靈扶持,好讓他可以從此一帆風順,生意興隆。
那是1946年的事了,也是日本投降後的一年,馬來亞經過3年8個月的苦難日子,人民還在艱苦生活中,百廢待興,一切都是困難中,而他的風痧丸是貨實價廉,能治腸胃疼痛,消化不良之良藥,又便宜又實惠,對貧苦人家來說,確是能夠買得起的藥品。
師尊降鸞,招牌賜名「德安藥廠」,從那時起,產品易名「德安風痧丸」,開始在市場上銷售,暢銷全馬,遠近馳名,甚至東南亞、香港各地,都極受歡迎。算來從制藥開始到今日己經有72年的悠久歷史了!
製藥當初,溫毓堂全家大小,妻兒子女,都是藥廠員工,全用勞力手工,日日夜夜,年年月月,都拼命工作,粒粒皆辛苦,這是當年「德安風痧丸」的製作情况,真是歷盡滄桑,苦不堪言。
在另一方面,他有個賢內助黃氏秀玉,每當他離家出外做生意,她不
但負起照顧一家大小生活起居,還得監督工廠生產藥丸兼採購原料,讓產品源源不斷供應市場,讓他在外而無後顧之慮。

在人生百態的社會中,溫毓堂結交了很多朋友,尤其是中藥店的老板,在他的真執誠懇的感情交流中,大部份都成了他的好友知交。這便是「德安風痧丸」走向成功之路

Monday, 15 December 2008

第二篇:奮鬥人生。粒粒皆辛苦(上)


溫毓堂放棄種植黃梨的農耕生活,投身藥業。這份工作,比種黃梨還要辛苦。他一邊要製作藥品,另一方面又要負責推銷工作。
當年,溫毓堂只是靠著種黃梨賺來的一點積蓄,奮身投入毫無基礎的新行業,沒有多餘的錢買汽車作業,只有花了十塊錢買了一輛老舊腳車,每天冒著烈日當空的大熱天,騎著鐵馬到處推銷他的風痧丸

他穿著短褲和長袖衫,在腳踏車後載著一個箱子,裝滿風痧丸到處去賣新產品,希望可以賺到錢。
他一個人天天騎著鐵馬出門做生意,他到過怡保、吉打、玻璃市去兜售風痧丸。
據他所說,有一次騎著鐵馬要到阿羅士打去賣藥,但是還未開市,口袋裡又沒錢,去到半路口渴了,只好停下來到溪邊喝溪水解渴。試想,以現代人來說,有人能夠忍耐這樣的生活嗎

他一個鄉鎮到另一個鄉鎮去推銷,登門請求藥店老板幫忙推介他的風痧丸。
可是,他的一副寒酸可憐相,而所賣的藥又是無人認識的品牌,藥店老板僅不賞臉,還冷言冷語,盡潑冷水。
這種無奈,令他只好做起 "江湖佬",每到一地方,便擺箱仔,打地攤,敲鑼打鼓,向人群推銷起風痧丸。結果,因藥名不見經傳,也沒有多少人敢問津。
他有毅力,有恆心,可是藥賣不出去,賺不到錢,搞到血本無歸,合伙的表親也受不了,最終只好折股分家,各走各路。
溫毓堂打回原形後,再回到黃梨園去種黃梨

一個有決心要做大事業賺大錢的人,不會因一次失敗就氣餒,放棄雄心壯志。
不久,他的表兄貝文筆向他建議,改行投資做 "朱律" (本地雪加) 烟草和毛巾生意。
溫毓堂很佩服表兄的眼光和智慧,便欣然做起雪加生意來。他騎著腳車到吡叻洲朱毛去把烟葉載回來,製成雪加成品後,再載到吉打市場去售賣。
另一邊,他利用黃梨葉莖製成絲,編製毛巾,在他的黃梨園的小木屋裡生產他的新產品。一物两用,黃梨可賣錢,葉莖絲可製毛巾賣錢,生意也不錯,比製藥來得鼓舞,也充滿希望。
可是,好景不再,天不從人願,在1941年12月8日,日本蝗軍攻打馬來亞。在吉蘭丹洲哥打峇魯登陸之後,英軍落荒而逃,馬來亞淪滔了。經過三年八個月的苦難時期,打破了溫毓堂賺錢的美夢,這是他第二次的人生重大打擊,真是戰爭無情。日本人侵佔馬來亞的苦難和凌辱,是溫毓堂一生最痛恨入骨的民族仇恨,終生難忘。
日本投降後,他跟幾個老朋友從事買賣橡膠生意。本來以為這一回可以賺錢重生,可是,命運總是跟他作對,錢賺不到,翻不了本,又搞到血本全無,還欠下一屁股的債
務,苦不堪言。
失敗打不倒溫毓堂,為了整個家庭的大大小小要生存,要生活,他不得不支撑下去,再苦也要熬過來。
他的力,他的信心,就是要東山再起,決不向苦難低頭。
他滿懷理想,充滿鬥志,但是苦在沒資金,應如何去解決。
在他懊惱無助之際,心有千千結,向誰去求援呢?
信仰是他唯一的援助力量,因為他向來都崇奉德教,是位忠實的信徒,在無計可施之餘,他隻身跑到双溪大年(Sungei Petani) 加冷小村落去叩拜德教會諸佛仙尊,請示師尊降鸞,指點迷津,給他指示一條重生之路。
師尊降鸞諭示,要他做回風痧丸,從事藥業生意,才是他生財正道。只有做藥濟世才是他的命格所適,可以苦盡甘來,大富大貴

Wednesday, 10 December 2008

第一篇:南來拓荒。勤儉自持

溫毓堂少壯之年南渡打天下
德安藥廠創辦人,已故溫毓堂原籍廣東省揭西縣馬輅鄉人,生于1903年,殁于1989年,享年86歲
他是一位虔誠篤信德教信仰的信徒,為人耿直,敢怒敢言,自信心強,毅力堅強,刻苦耐勞,慷慨激昂,樂於助人,重情慎義,是性情中人的鉄漢子。
他的一生充滿神奇和辛酸,有悲傷也有風光,多姿多釆,受人尊敬,也有妒忌,是白手興家的第一代馬來西亞華人。
他19歲少壯之年南來拓荒打天下,希望經過努力奮斗,能夠賺到財富,可以衣錦榮歸,風風光光回到家鄉,可以榮宗耀祖,光顯溫氏子弟。
他來到威省大山腳便落足峇東丁宜,當年稱為『黃梨山仔』,從事種植黃梨農耕,在烈日炎陽下辛勞拼命。種植黃梨,是他第一份工作
從事農耕雖然也賺到錢,但他的志向是要從商賺大錢,期望衣錦榮歸的一天可以實現。
他勤儉自持,艱苦謀生,畧有積蓄,便投身商界。
在一次偶然機會,他為了與一位经營藥店的表親合股做藥業生意,便毅然放棄黃梨園,做起藥業生意。
這便是他開創『德安風痧丸』的起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