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 31 December 2008

第四篇: 社會公益。不落人後(中)


溫毓堂為華文教育作出的貢獻
華教導師林連玉先生曾說過:「我們的文化,便是我們民族的靈魂,這崇高的,聖潔的靈魂,必須受極神聖的尊重,而我們文化的傳递與發揚,必然寄托在華文教育的繼續存在及發展的上面。所以尊重我們的華文教育,即是尊重我們的文化。」
林連玉又說:「我們華文中學最後抉擇,要維護民族文化嗎?就面臨經濟的壓迫,要獲得經濟援助嗎?就得放棄本族的文化,到底要怎樣辦呢?」
大山腳日新中學創辦于1950年,當時馬來亞還在英國人統治之下,是半津貼的華文中學。
1965年政府開始施行新教育政策之前,于1962年讓華文中學董事部作出選擇,要全面接受津貼就得改制,遵循政府的教育政策辦學。不改制者則由董事部全面負責辦學經費,政府不給半分錢,任由選擇
面對這樣的議題,真是難倒了當時董事長葉萬尚先生。他知道,就像林連玉所說,要維護民族文化,就面臨經濟的壓廹,沒有政府的津貼,董事部應如何應付龐大的開支?
要獲得經濟援助,就得放棄本族的文化,讓華校變質。他當然不要做民族的罪人。
因此,葉萬尚先生在會議上把議題拋給在場的 董事去決定。這使到大家都很為難,出現兩極化的意見,即接受全面津貼,讓它變質好了;當然,另一邊則認為,由華社出錢辛辛苦苦辦起來的學校,怎麼可以變成非華文中學呢
在大家進退兩難的氣氛中,當年是董事部成員之一的溫毓堂便提議說;「要不然我們以3個方案作表決:(1)接受全面津貼;(2)接受津貼;(3)把學校分成兩部份,即全面津貼的國民型中學和不接受津貼的獨立中學。一分為二,即可減輕經濟負擔,又可保存華文中學,繼續辦我們的華文教育,讓家長自由選擇,那不是兩全齊美嗎?」
大家都同意他的提案,經過投票表決,果然得出結果,大家贊成第三個方案;把日新中學一分為二,就是國民型和獨立中學並行,佔多數票。
這就是日新國民型中學和日新獨立中學的由來。關於這樣的秘辛,外人鮮少知道是溫毓堂的提案.
日新獨立中學正式於1965年成立,經過了悽風苦雨,萬般艱難,苦撑下去,聰明的教育政策計劃好方針,從1965年開始,取消小學會考,讓六年級畢業生自動升中學,不管成績好壞,只要家長
願意把他送進國民型就讀,一律照收不誤
這樣的措施,在南北馬形成兩極化,像柔佛洲有8所華文中學,只有昔加末中華中學分成國中和獨中兩部份,其他都沒有接受改制,保持獨中原貌辦學,而他們却能源源不絕收到升初中一的學生。那裡的家長們首選送子女進獨中就讀,接受華文教育,只有進不了獨中的小學畢業生,家長只好送他們進國中就讀。
而在北馬却剛好相反,家長以為掛有華文中學的招牌,仍舊是華校,便紛紛把子女送進國民型中學就讀
在這樣的形勢下,日新獨立中學便收不到初中一學生,來源斷絕,應如何辦下去?
到1968年日新獨中初中部結束,只剩下高中四班,學生僅有118名,每月耗費鉅大,面臨生死關頭,沒有學生來源,要辦還是不辦呢?
在無可奈何之下,董事部決定變方針,增設英校初級文憑考試落地生,讓那些無法進入國民型高中部的劣等生就讀。
因此,日新獨中及檳島的獨中,都變成落地生的收容所,華文獨中荒腔走板,非驢非馬,令人感嘆案。
經過10年苦撑,到1975年董事部開始醒覺,看到南馬沒有接受改制的獨中,並沒有末落,反而欣欣向榮,蓬勃發展,學生源源不絕,愛進獨中求學。
究其因,是因為他們遵循董教總的發展華文獨中的辦學方針,採用華文課本全面教學,加強國、英文的語文教學,務求獨中生掌握三種語文的能力,可以順應就業需求,也可以出國留學,此地不容我,外國切非常歡迎。
一直熬到1986年,羅紹英先生在董教總的推荐下,受聘出任校長之後,全面展開改革,整頓校風,加强師資素質,增加教學設備,推行科學化管理,行政系統化的辦學精神,便日漸起色,走向發展前路。
最關鍵的,是校方全面採用華文課本教學,要學生重視統考文憑,以備日後出國深造之需。
日新獨中全面改革之後,學生激增一仟多人,素質也在中等以上,不再是落地生的收容所了。家長也樂意把成績优良的子女送進獨中就讀了。
到了今天,日新獨中辦得有聲有色,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,成為檳洲最佳獨中,還要走向精英教育方向斾教,使之成為一所名校
現在回想當年董事部處於進退兩難,難於抉擇之際,如果沒有溫毓堂的第三個提案,把日新中學一分為二,一邊改制為國民型,另一邊保持辦獨中的方案,像吉南居林覺民中學全面接受改制之後,遺棄獨中的辦學權力,今天想要復辦獨中,已經是回天乏術了。
溫毓堂的第三個方案,雖說沒有什麼了起,但是,如果當年的日新中學像覺民中學一樣全面改制,也就沒有今天的日新獨中,使華文教育在大山腳起死回生,讓華社維護中華文化,發展華文教育的民族精神得以發揚。溫毓堂能夠在緊要關頭提出第三方案,也是對華教的貢獻,值得記上一頁,讓後世銘記,他對日新獨立中學起死回生的經過實情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