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毓堂對社會事業的貢獻
溫毓堂在大山腳並不是一名首富,但是他的名字和他的肖像全馬皆知,家傳户曉。凡是參與德教會的德生善信,都知道他是一位德教組織的重要人物,談起溫毓堂,德門中人都讚譽有加,敬偑万分!
他的容貌肖像,凡是有服用過「德安風痧丸」的人,都可以從藥丸的包裝盒子上看到這位白髮老人,慈祥溫和、神情炯炯、英姿煥發。
溫毓堂為了社會公益事業,他甚至可以向銀行借貸,然後捐出一筆錢去幫助所需的公益團體。
像威省「客屬公會」(現改為客家公會)是由他領導創立於1957年,正是馬來亞獨立那一年。他為了同鄉福利,促進鄉親的團結合作,互相照應,他毅然擔當會長一職,領導鄉親走向團結道路。
有一次在檳城,看到一位貧困的同鄉在一塲土地糾紛事件中,面對迫遷的困境,因而激發他要照顧南來同鄉的生活和際遇。客家人不能被人欺負,同鄉們一定要互相扶持,彼此照應,團結一致,幫助需要幫助的同鄉,提携同鄉走出困境。
他發起籌組「客家公會」,就是希望透過鄉親之情,去協助從中國南來的鄉親,人生地不熟,讓他們有個落腳之處,可以安心找工作,生病時有人關心照顧,發揮同胞的愛心。
他籌組客家公會時,並非很富裕,為了一個純良的善念,他毫不顧忌,挑起大樑,把公會組織起來再說。他認為只要大家有一份熱情,肯做出一點犧牲,無事不可成。
溫毓堂在大山腳並不是一名首富,但是他的名字和他的肖像全馬皆知,家傳户曉。凡是參與德教會的德生善信,都知道他是一位德教組織的重要人物,談起溫毓堂,德門中人都讚譽有加,敬偑万分!
他的容貌肖像,凡是有服用過「德安風痧丸」的人,都可以從藥丸的包裝盒子上看到這位白髮老人,慈祥溫和、神情炯炯、英姿煥發。
溫毓堂為了社會公益事業,他甚至可以向銀行借貸,然後捐出一筆錢去幫助所需的公益團體。
像威省「客屬公會」(現改為客家公會)是由他領導創立於1957年,正是馬來亞獨立那一年。他為了同鄉福利,促進鄉親的團結合作,互相照應,他毅然擔當會長一職,領導鄉親走向團結道路。
有一次在檳城,看到一位貧困的同鄉在一塲土地糾紛事件中,面對迫遷的困境,因而激發他要照顧南來同鄉的生活和際遇。客家人不能被人欺負,同鄉們一定要互相扶持,彼此照應,團結一致,幫助需要幫助的同鄉,提携同鄉走出困境。
他發起籌組「客家公會」,就是希望透過鄉親之情,去協助從中國南來的鄉親,人生地不熟,讓他們有個落腳之處,可以安心找工作,生病時有人關心照顧,發揮同胞的愛心。
他籌組客家公會時,並非很富裕,為了一個純良的善念,他毫不顧忌,挑起大樑,把公會組織起來再說。他認為只要大家有一份熱情,肯做出一點犧牲,無事不可成。
他擔任會長,創立「客家公會」後,便於1965年走遍全馬各地向同鄉募款,要籌建舍會所,讓客家人有自已的一個團結基地,可以發揮力量。
果然,皇天不負有心人,得到各地同鄉的响應,熱烈支持,讓他建成一座三層樓大廈,座落大山腳武雅拉也路,美侖美奐,雄視大山腳,令人刮目相看。
大廈建成後,便展開各種活動,照顧同鄉福利,也為慈善事業籌款,受到同鄉們的讚揚,非常欽佩他的領導魄力和募款的能奈。
溫毓堂為社會公益事業所付出的精神和金錢。可說是永遠都無止境。對社會工作似乎成了他的專業。
1968年9月7日,他號召北馬區的中醫藥界同業召開會議,啇討籌組「北馬藥業公會」。立會宗旨是:(1)聯絡同業的感情、(2)維護同業的利益、(3)為同業謀福利及(4)發揚中醫中藥,作為推動會務之重點。他被推舉為籌備會主席,展開組會事務,又開始他創組另一個社團的工作。
德安藥廠出品的「德安風痧丸」,已經名揚全國,溫毓堂的號召,同業必定贊成無誤。
接著,在1969年4月起,大家決議暫時租賃北海甘榜孟加里路4319號樓上充作臨時會所,積極展開會務,並著手申請註冊,以便成為法定社團組織。
溫毓堂擔任主席,又要開始到處籌款。他帶領同人到各地募捐,最遠去到新加坡。他的說服力很强,凡是被他點定的藥店、藥商及製藥廠,必定出錢捐献,熱烈支持。
同人被他感動不己,大家信心十足。為實現共同的理想,出錢又出力,為籌建會所賣力。
1971年起,把會所臨時辦事處設在同一條街322號樓宇,繼續會務事宜。
1973年註冊護得批准,召開成立大會選出第一屆理事會,溫毓堂眾望所歸當選為第一任會長。
大會同時選出建會所基金委員會,籌款重任非他莫屬,總共籌獲超過10萬元之譜,足夠購置現成的店屋充作會所之用。
1974年10月間,他們耗資9萬元購得同街4247號雙間3層地基店屋作為永久會所。
在此時,衛生部施行新的醫藥政策,為了争取同業利益,及合理待遇,他們參與馬華醫藥總會,共同維護同業的權益與地位。
1979年2月18日,慶祝10週年紀念,舉行新會所開幕典禮,恭請我國副衛生部長蘇來曼前來為新會所主持開幕剪綵儀式,場面熱烈,群賢聚北海,盛况空前。因為,馬華醫藥總會第15屈會員大會在這裡召開,由溫毓堂主持會議,可說是他有生以來,從創業時代的坎坷人生,到今天的群英滙聚一堂,都是中醫藥界的成功人士,對他的尊敬和支持,可說是他事業成功的最大体面,輝煌人生的一大盛事。
溫毓堂為「北馬藥業公會」打拚了十四年,一切都上了軌道,在全國同業的心目中,皆讚譽不已。他已是80高齡的白髮老人,決定引退安享晚年。於1983年辭去會長一職,被敦請為會務顧問。保持他同公會的密切關係,受到全体同業的敬仰和讚譽。
由此証明溫毓堂的各字,在全國中醫藥界是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的傳奇人物,英明的華社領袖之一,令人永遠記得,他就是「德安風痧丸」的創製人,名垂杏林,流芳永遠。
溫毓堂是有情有義的華社領袖,他籌組創辦了前述四個团体,都為大家籌建了會所,費盡了最大的心力。
可是,唯一由他創立的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在將完成購建會所之前,他就病倒,由他的長子繼續領導,才於2004年4月18日完成了他的心願。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新廈終於落成,為宗親們購置了會所,座落在大山脚甘榜峇魯,瑪裕路「瑪裕商園」內,門牌10-1雙層店屋,樓下為會議廳,樓上則設為宗祠,以供奉祖先親人之神龕。
須知,溫氏宗親在馬來西亞人口中,華人有六百多萬,而溫姓人口,只有三萬多人,屬於少數人口的族群,要籌建一所溫氏宗親的會所,不是容易的事。
雖然,於1982年溫毓掌已召集了北馬一帶的溫氏宗親開會議決籌組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。於次年9月間註冊獲得批准,選出第一屈理事會,由溫毓堂當主席、溫子開當總務、副主席有溫掁祥、溫汝良。
初初創會時只能在每年春、秋兩季舉行拜祭祖先的追思活動,沒有什麽特別的會務。
不過,從他於1957年創立「德教會贊化閣」,同年同時創立「客家公會」、1968年創組「北馬藥業公會」、1972年創立「德教紫濟閣」到1982年籌組「北馬溫氏太原堂」來看,一個人能夠發起成立5間社團組織,在大山腳是僅此一人,難有後繼之人可尋了,堪稱空前之壯舉。
由此可見溫毓堂對社會公益事業所作出的貢獻,不但出錢不手軟,還要親力親為,把會務發展起來,即可証明他的毅力、耐力和意志力,為公而忘私,是非常不簡單的一個華社領袖。
下文,將談到他為華教所作出的貢獻,敬請垂注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